依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h/】为推动《中医药法》的深入实施,有效继承、发展和利用好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今年4月至5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5个执法检查组,对天津、山西、浙江、福建、河南、广西、贵州、甘肃等省进行了检查。

【/h/】检查组深入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企业、中药种植基地、交易市场、检测中心进行实地检查。

【/h/】从执法检查情况看,《中医药法》实施三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以习近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实施《中医药法》,中医药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中医药在继承、创新和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法律的实施来解决。

应重视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h/】5月11日,检查组来到海拔2300米的甘肃省陇西县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

农业技术员关介绍,基地是合作社带动种植,省农技推广站和农业大学提供指导。机械化生产和技术服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药材质量。同时,基地还建立了中药材质量安全监控点,可以提高监管效率,保证信息化生产的中药材质量安全。

【/h/】检查组仔细阅读了检测报告,发现通过标准化种植的药材全部33种农药残留均未检出。

“绝不以次充好,保证中药材的高品质。只有保持生活质量,才能继承和发展中医。”一路上,“质量”是检查组最常提到的两个词。

中医药法对中药新药的培育、生产和流通监管、质量监控和开发生产有明确的规定。该法颁布后,中药质量监督机制越来越完善。从2018年到2020年,每年抽检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样品整体合格率分别为88%、91%和98%。

然而,检查发现法律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应促进其实施。目前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中药材种子种苗发展混乱,农药残留超标。一些企业和个人单纯追求中草药的产量和利润,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在不到一定时间内乱采。中药材市场的质优价廉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中药材的标准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亟待提高。

“药材的生产是良心的事”,“按良心做好药”。检查组在制药公司进行检查时,经常可以看到生产车间挂着这样的标语。

“在审查《中医药法》时,大家最关注的是如何保证药材质量。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每次药企去,检查组都会仔细询问。医药公司负责人向检查组介绍了中药生产质量监控流程,并介绍了中药全程可追溯管理系统。

甘肃省陇西县被誉为“千年药镇”、“西医之都”。检查组来到陇西中药检测中心时,工程师们正在检测药材的有效成分。县委书记陆泽表示,这是政府提供,第三方机构测试的场地。"只要贴上我们的测试标签,它就是国际认可的."检查组提醒,检测中心应发挥药材质量“监护人”的作用。

“执法部门迫使我们从源头上关注质量,从市场的末端入手,确保中药材种植良好、销售良好、价格合理。”陆泽感叹。

【/h/】检查组建议严格依法开展中药质量监督,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监管协同的形成。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事后监管和服务的有效性。二是抓好源头监管。建立健全中药材种植指导和联合监管机制,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繁育,严格执行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标准及检测技术。第三,加强中药材和中成药的监管。依法加强上市中药产品的市场抽样检验,完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当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采用和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和方法。”.....《中医药法》规定,要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h/】广西柳州市京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政府组织、柳州市中医院承办的公共医疗机构,主要为辖区内居民提供疾病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所有就诊医生均由柳州市中医院指定。

广西著名中医、柳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周小玲每周都会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月24日,她带着学生参观了京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医工作室。当时她在给一个3岁的孩子做按摩。

母亲对检查组说:“孩子厌食,不吃东西。中医按摩很有用。孩子去医院不哭。中心离家近,非常方便。”

【/h/】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提高。98.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1%的乡镇卫生院、85.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71.3%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服务,基本能够满足人们在家“看中医、吃中医”的需求。

【/h/】但检查组也了解到,目前基层中医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普遍弱于同级综合医院,部分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设备、人员配备不符合国家标准。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服务能力薄弱,服务内容单一,尤其是乡村医生的中医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h/】为此,检查组建议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大厅,配备中医医师,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内涵质量和规范化水平,支持更灵活、高效、便捷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模式。

中医药人才培养还存在薄弱环节

中医法有专门一章是关于中医人才培养的。记者对这一规定印象深刻:“国家发展中医教师教育,支持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生和中医专业人员在实践和业务活动中教书育人,传授中医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中医专业人才。”检查组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著名的中医在中医医院教学。

【/h/】4月22日,检查组来到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81岁的中医妇科医生陈慧农正在参观以她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站在她旁边的是她的学生兼妇科医生齐克娜。“我从陈老身上学到了很多。这种手持教学模式让我们受益匪浅。”

【/h/】在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介绍,通过实施“县管乡用”、“乡管村用”政策,扎实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教育部表示,为加快构建服务全生命周期、全健康过程的中医药专业体系,已支持59个本科专业点。

【/h/】检查组了解到,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专科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衔接,教师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到“十三五”末,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已达76.7万人。

“人们相信中医,愿意来这里看病,但现在我们最大的困难是人才匮乏。”甘肃省陇西县同安中心卫生院负责人向检查组汇报。检查组看到这家医院的基本医疗设备齐全,国家也有一些硬件支持,但是人才匮乏。“这的确是个问题。可以从中医药大学培养人才,学完了回医院工作。”检查组推荐。

【/h/】中医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发现中医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合理。部分院校中医经典教学较少,与中医基础课程、临床实践课程的衔接与整合不够。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优秀骨干教师明显缺乏。适合培养不同类型中医特色人才的体系和模式有待完善。

【/h/】检查组建议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教育整体水平,增加中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突出中医临床能力培养,加强“望、闻、问、切”基本诊疗能力培养,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发展中医师徒教育,完善师徒制度,扩大师徒范围和数量,将师徒教育贯穿于临床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做好传统技能的传承,加快中医药技能和经验、中医药技能等领域的传承,体现诚信创新。


人民日报(2021年5月26日04版)

发布时间:2021-05-26 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