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新冠疫苗接种谣言来了!

   谣言

南京推出了移动疫苗接种车,山东升级了疫苗接种金卫生码,中国很多地方都赠送了疫苗接种礼物...最近,与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接种相关的话题被频繁搜索,并且人们对它的关注持续增加。根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截至2021年5月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超过3亿次。

与此同时,一些谣言甚嚣尘上: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接种将导致病毒的“免疫逃逸”;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将消除对核酸检测的需要;赢得新冠肺炎的人不需要接种疫苗;第一剂必须在2到3周内接种,否则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真的是这样吗?真相是什么?

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容易引起病毒变异?

真相:接种疫苗可以防止病毒变异体的出现

“立即停止针对新冠肺炎的大规模疫苗接种,否则将导致病毒变异和‘免疫逃逸’!”在新冠肺炎疫苗在全国有序接种的同时,这个谣言最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让很多人疑惑:什么是“免疫逃逸”?大规模接种真的会导致这样的后果吗?

顾名思义,“免疫逃逸”可以理解为病原体试图逃避人类免疫系统的攻击。病原体的逃逸“技术”包括:频繁持久的突变,为自己“整容”,在人体内建立“无法识别”的抗感染免疫抗体,从而避免其攻击;或者病原体偷偷藏在细胞里“睡觉”,从而避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抗体的攻击。

然而,真的是疫苗让病毒发生变异,产生“免疫逃逸”吗?

【/h/】4月21日,在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科研团队疫苗研发班专家组成员邵明确表示,这一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病毒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但不能完全准确地完成复制,会出现一些错误,从而导致变异。正如邵所说,病毒变异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特别是对于像这样的RNA病毒,其变异的基础是病毒会继续复制。

【/h/】如果新冠肺炎没有大规模的疫情,复制的几率不会很大,突变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邵说,阻断病毒流行的措施主要有两个:一是采取公共卫生措施,这一点我国做得很好,在疫苗出现之前就控制了疫情;另一个措施是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防止突变株的出现,但不能促进其出现。”邵进一步解释说,即使没有接种疫苗,人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免疫系统也会对病毒施加免疫压力,从而导致病毒变异体的出现。然而,如果你提前接种疫苗,你将对新冠肺炎有基本的免疫力。即使你感染了病毒,人体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病毒,这样病毒复制的次数就少了,病毒变异的机会也少了。

打完疫苗就不用做核酸检测了?

真相:很少有疫苗接种者可能仍然是核酸阳性的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对此,很多人质疑:如果你接种了新冠肺炎疫苗,就不需要做核酸检测吗?

【/h/】对此,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明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进行核酸筛查时,新冠肺炎的疫苗接种证明不能代替核酸检测报告,需要相关人员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核酸检测。

原因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极少数受者仍会出现核酸检测阳性或疾病。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列举了以下三种情况:

首先,接种疫苗后,由于免疫失败,个体得不到有效保护。在暴露于新冠肺炎之后,这些人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并检测出核酸阳性或疾病。当《科技日报》记者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时,他注意到“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中的“注意事项”栏中写道:“与其他疫苗一样,接种这种疫苗可能不会对所有接种者产生100%的保护。”事实上,很多专家已经在公开场合强调,即使新冠肺炎疫苗已经接种,公众也不应掉以轻心,要注意保护。当然,我们不应该对疫苗在中国的保护能力失去信心。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研发专类工作组组长郑中伟介绍,对我国已批准“有条件上市”的4种新冠肺炎疫苗三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显示,其重症保护率均在90%以上。

【/h/】其次,疫苗接种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产生保护作用。如果接种者在此期间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则可能被检测为核酸阳性或患病。根据新冠肺炎以往的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数据,接种者接种第二剂灭活疫苗2周左右,可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h/】第三,处于疾病潜伏期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仍有可能被感染并检测出核酸阳性或疾病。

总之,接种疫苗不代表新冠肺炎感染的可能性为零,要做核酸检测。

赢得新冠肺炎奖的人不用接种疫苗?

真相:有二次感染的可能,你得打疫苗

【/h/】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记忆功能,被某些病毒感染,治愈后通常不会再得此病。天花这种已经被消灭的剧毒传染病就是其中之一,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康复后可以终身免疫。有些人认为赢得新冠肺炎的人不会再得到它,所以没有必要接种疫苗。真的是这样吗?

【/h/】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新冠肺炎预防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以下简称《预防接种指南》)。根据疫苗接种指南,现有的研究数据表明,新冠肺炎在感染后6个月内再次感染的情况很少。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医师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判断患者治愈后是否会再次感染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足够的抗免疫功能。人体感染新冠肺炎后会产生抗体,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保护作用有多强,持续多长时间,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如果体内没有有效的抗体,已经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就有可能再次感染。

根据以前的报告,美国、荷兰、比利时和厄瓜多都有新冠肺炎的二次感染病例。

由于新冠肺炎患者存在继发感染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根据《疫苗接种指南》,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人(病人或无症状的人)可在六个月后根据全面通知接受一剂疫苗。

【/h/】第二剂应在第一剂后2 ~ 3周内接种?

【/h/】真相:第二剂尽可能在3-8周内接种

目前,中国批准“有条件上市”的新冠肺炎疫苗有4种,批准“紧急使用”的有1种。五种疫苗中,三种是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剂;一种是重组新冠肺炎疫苗(CHO细胞),需要接种3剂。网上有传言说第一剂一定要在2到3周内打完,不然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这是真的吗?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这个谣言不仅是错误的,也是错误的。

【/h/】第一,2-3周内接种第二剂是错误的。根据《预防接种指南》的要求,第二剂灭活疫苗应在第一剂后3至8周内完成。建议相邻两剂重组新冠肺炎疫苗(CHO细胞)之间的间隔应大于或等于4周,第二剂应在第一剂后8周内完成,第三剂应在第一剂后6个月内完成。

第二,错误在于“失去了之前所有的成就”。根据《疫苗接种指南》,如果没有按照程序完成接种,建议尽早补种2至3剂疫苗。而且不需要重新启动免疫程序,补种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剂量。可见,未能按程序完成接种的人,只要尽快补种,也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屏障,不会“失去以往的一切成果”。

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接种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也与全球疫情防控的整体形势密切相关。请睁大眼睛,不要让这些谣言阻止你接种疫苗。

发布时间:2021-05-14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