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存在结核病群体感染风险,专家呼吁应加强结核早筛工作

自产|搜狐健康

作者|周一川

编辑|袁岳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今年的主题是“终结结核病疫情,自由健康呼吸”。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科主任医师高强调,中国是结核病负担重的国家之一。要杜绝结核病,就要把防控屏障前移,尽早发现,避免传播。

咳嗽咳痰两周以上,要警惕肺结核

据高介绍,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9年中国新增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结核病负担较重的30个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对结核病的日益重视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然而,耐药结核病的大量出现和传染源的控制使我们在未来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非典、肺炎和新冠肺炎让我们看到了可怕的呼吸道传染病,而结核病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染病,其传播和发病特点与前者有一些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它们都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前者潜伏期短,发病快,可在几天至两周内发生。但肺结核潜伏期不确定,早期起病缓慢,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不典型,难以鉴别。

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是长期咳嗽咳痰。如果临床上经常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考虑患结核的可能性,尽早到呼吸科门诊甚至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诊治。因此,综合医疗机构应加强结核病防治意识。一旦发现疑似患者,应警惕结核病的可能性,尽快进入结核病筛查流程。

新生儿、老年人和学生是结核病控制的重点人群

另一方面,群众也要增强防病意识。高说,虽然结核病的发病率较低,但通过常规胸片可以发现早期问题,因此胸片对体检至关重要。几个人群是结核病控制的重点人群,需要格外警惕。

首先,新生儿对各种传染病抵抗力较弱,是高危人群之一。中国已经开展了有计划的结核病疫苗接种,即卡介苗,每个新生儿都应该定期接种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感染,但可以大大降低发病风险,尤其是重症肺结核的发病风险。

体弱老人抵抗力差,需要警惕。尤其是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其体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结核杆菌的生长,更容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老年人生病并不是因为最近接触过肺结核患者,而是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感染了肺结核,抵抗力强的时候并没有生病。当他们年老体弱,免疫力下降时,结核杆菌又活跃起来。

另一类人是学生群体,学习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人群聚集。同时由于课业压力大,免疫力下降。一旦学生中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就容易引起群体感染和聚集性疾病。因此,学生需要做结核菌素试验,也称为结核菌素试验,对结核感染和活动性结核患者进行筛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和早期预防性治疗,防止群集感染和发病率。

一旦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患者,除了尽早进行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外,还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筛查,并对肺结核患者和潜伏感染进行积极检测和及时治疗,这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主要手段。

在结核病诊断中有必要规范诊断和治疗,以避免发展为耐药结核病

另一方面,是耐药结核病的威胁。有些患者服药1-2个月后症状会明显改善。他们认为自己如果好了,就会擅自停药,使结核杆菌产生耐药性,一旦产生耐药性,就会变成继发性耐药结核,难以治疗;当这类患者传染给他人时,被感染的患者就会成为原发耐药结核病患者,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般对常见敏感菌感染的肺结核治疗时间为6-9个月。在此期间,如果不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一定要坚持服药彻底杀死肺结核。但结核杆菌一旦出现耐药性,治疗时间会大大延长,需要近两年的治疗,治疗成功率只有50%左右,所以遵医嘱,规范治疗非常重要。一旦发现耐药结核感染,应尽快采用耐药菌治疗策略。

大数据AI诊疗新模式能有效帮助结核病防控

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良指出,由于结核病需要长期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尤为重要,旅行的疲劳和强烈的羞耻感已成为就医的最大障碍。此时,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帮助医生和患者防治结核病的利器。

由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的世界结核病防治日系列活动。3月至4月底,全国31个省的650多家医疗机构的5000多名医务人员将在云端为结核病及相关疾病患者提供在线健康咨询和免费门诊服务,全国范围内的结核病及相关疾病患者无需出门就能与医生取得联系,完成查询、咨询、计费、送药等工作。它还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同时减少患者的疲劳。

北京胸科医院还开展了面向公众的网上有奖答疑活动,内容涵盖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呼吸系统疾病健康知识,促进公众对结核病危害和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知晓率,为全民控制结核病共同努力。

李良预测,科技进步将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防治效率。大数据AI识别软件可以在短时间内筛选出大量受试者的胸片信息,筛选出疑似结核感染者。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也在开发快速鉴定结核病的检测手段。过去诊断结核病需要疑似患者的痰标本,需要2-3个月才能获得结果。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新的检测方法,以促进结核病的筛查和诊断。例如,可以从疑似患者的呼吸样本中检测标记物,用于快速诊断。科技创新肯定有助于终结结核病。

发布时间:2021-03-24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