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食物过敏,妈妈最好规避八大类食物

自产|搜狐健康

作者|陈同英,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幼儿中心

编辑|高秉辉

近年来,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家长越来越重视。与食物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不同,食物过敏是由进食引起的可重复的免疫反应。

哪些因素与过敏有关?宝宝吃东西后出现过敏症状怎么办?食物过敏的婴儿如何添加辅食和牛奶?请保留这份育儿指南。

父母的过敏史与婴儿过敏密切相关

引起食物过敏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身体的自身免疫状态、早期暴露等。其中,家族过敏史是最大的危险因素,父母过敏史与婴儿过敏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宝宝进食后出现异常,请注意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的症状往往在摄入食物的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内出现。这些症状不是特异性的,而是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如口周瘙痒、反流、呕吐、腹痛、腹泻、便血、便秘等。;皮肤症状,如皮疹、湿疹、荨麻疹、水肿;呼吸道症状,如鼻塞、咳嗽、喘息、气短等。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低血压、休克等。,再次摄入食物时症状会再次出现。

由于食物过敏症状不具有特异性,需要做一些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如特异性IgE抗体检查和皮肤点刺试验。但是,这些不能作为诊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为诊断食物过敏,应在回避食物2-4周后进行食物激发试验,以确定过敏原。

食物过敏婴儿的母亲应避免八种食物

如果确认宝宝有食物过敏,如果是母乳喂养,鼓励继续母乳喂养,保证妈妈有足够的钙、铁、维生素D,避免过敏食物。常见的过敏食物有8种,分别是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大豆、海鲜、鱼和小麦。一般来说,为了让孩子尽快康复,建议妈妈们避免所有8种食物。

妈妈们要学会看食品标签,在避免进食的过程中寻找潜在的过敏成分。食品、保健品、药品、疫苗都要注意是否有过敏成分。如果婴儿过敏的临床症状在母乳喂养期间仍然严重持续,或者出现生长发育不良等营养缺乏等现象,可考虑停止母乳喂养。另外,如果回避食物导致母亲体重下降,影响健康,或者母亲无法应对食物过敏的心理压力,也可以考虑停止母乳喂养。

人工喂养中,如果出现轻中度过敏,医生一般建议使用深度水解奶粉,严重过敏则建议直接使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如果是混合喂养,要考虑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条件。

过敏的宝宝要一个个补充辅食

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辅食的年龄为6个月,一般要求不早于4个月,不晚于8个月。如果加得太早,肠胃系统还是很脆弱,容易引起过敏性疾病或消化不良;太晚了不会满足宝宝日益增长的营养需求,还会影响嗅觉、味觉和咀嚼功能的发育。添加辅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稀到稠,从少到多,从细到稠,从一到多。此外,应先加入米粉、果蔬泥、富含铁的肉泥,7-9个月后再逐渐加入半固态果蔬、烂面、烂粥,10个月后再加入鱼糜或肉末。

对于过敏的婴儿,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应注意不要喂食明显含有过敏原的食物,每次只添加一种辅食,观察7天,确认这种辅食不过敏后再添加下一种辅食。辅食引入当天,第一餐尽量安排,排除其他食物的影响。补充食物应该按照从谷物到水果和蔬菜,再到蛋白质的顺序添加。如有过敏症状,请及时就医。

过敏婴儿的转奶不能与添加辅食同时进行

一般来说,氨基酸配方奶粉或深度水解奶粉应使用6个月,或9-12个月后更换婴儿。换奶时要从氨基酸奶粉改为深度水解奶粉,再改为部分水解奶粉,适应后再改为全蛋白配方。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转奶不应与添加新辅食同时进行,转奶前应添加辅食。另外,新配方奶需要慢慢添加,一般刚开始只添加一勺,观察3-5天没有症状就会继续转,一次转完奶需要一个月左右。如果在转奶过程中出现过敏症状,请立即停止转奶。

发布时间:2021-01-31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