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批次药品不合格16批次为中药饮片,多地中药饮片被检出不合格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作者|健康时报记者李

编辑|胡鑫

12月3日,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质量公告,17批药品不合格,其中16批为中药材。主要有白鲜皮、炙甘草、金银花、醋没药等中药饮片。不合格项目涉及镁盐、铝盐、含量测定、酸不溶性灰分等。

据《健康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来,发现多批中草药不合格。据全国各地报道:12月1日,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不合格药品质量公告。7批药品不合格,其中6批为中药;11月23日,葫芦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共检验药品310批,其中一批中草药不合格。

中药饮片质量问题频发,专家认为

“中药饮片在我国已经使用了两千多年,肯定有其药用价值和合理性。至于为什么最近中草药频频遇到质量问题,我认为要综合考虑中草药的来源、购买、生产加工、监管等问题。”南京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江苏省中医院中药部主任魏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中药饮片不合格的原因涉及多个环节和因素,不能简单概括。

从源头上看,在种植中草药的过程中,一些农民滥用农药,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有的中药材讲究用叶,有的中药材讲究用茎,但有的中药材采集不规范,造成中药材污染。”魏说,此外,在采摘时,有些中药饮片没有按照规定的季节和部位采收,难以达到药典标准。

从加工环节来说,目前需要明确的是,与国内西药企业相比,部分中草药加工企业规模小,综合竞争力弱,导致中草药加工环节质量良莠不齐。甚至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中草药加工企业减少了检测环节。魏指出,在一些地方,购买中草药时,没有药师的现场控制,购买者就像在菜市场购买食品一样随意,甚至有捡便宜和收取回扣的现象。

就监管而言,魏认为,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中药材监管部门。缺乏整体管理机制,中药材从种植、加工到市场呈现分散管理。建议引入中药饮片的标的物进行质量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尽量细化。

本通知发布后,中药材管理有章可循

今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省级中药材标准和饮片加工规范中标准物质有关事项的通知》。

《通知》规定:“省级中药材标准和中药饮片加工规范中使用的药品标准物质,有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应当使用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省级中药材标准和中药材加工规范中使用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以外的标准物质,应当按照说明书使用。”

针对中药材饮片质量问题频发,从国家到地方,我们都在逐步完善监管规定,细化监管环节。

发布时间:2020-12-05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