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痛风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沉积的结晶导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出现疼痛性炎症发作,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廓、跖趾、指尖、掌指、肘等关节、跟腱、髌骨滑襄等处。

这一疾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尿酸升高、反复发作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疾病类型:

根据病因不同,可将痛风分为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共三类,其临床表现相似。

1.原发性痛风

占绝大多数,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多为尿酸排泄障碍引起,具有--定家族易感性。

2.继发性痛风

主要由于肾脏疾病、药物、肿瘤化疗或放疗等导致。

3.特发性痛风

这类痛风原因不明。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中含有嘌呤物质,此外,许多食物中也含有嘌呤,体内与所吃食物中的嘌呤被分解后会产生尿酸,当体内尿酸过多时,尿酸结晶会在体内的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聚,从而引|起痛风。

诱发因素:

了解痛风的诱发因素对于疾病控制及减少急性期痛苦非常必要。

1.药物诱发因素

一些可影响肾脏的尿酸排泄能力,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的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烟酸、华法林、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2.含嘌呤的食物摄入

肉类、动物内脏及部分海鲜(如贝类)饮食中嘌呤含量过高,可被身体分解为尿酸,大量摄入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

3.饮酒

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其诱发痛风的风险最高。

4.其他疾病

患有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银屑病、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这些疾病均与高尿酸血症相关,叠加其他危险因素时更容易导致痛风发作。

症状:

痛风患者常会出现突发一个或多个关节重度疼痛,多于夜间突然起病,还会出现关节红、肿、皮温升高,关节表面皮肤红紫、紧张、发亮等。最初几次发作通常仅累及一个关节,持续几天,常于2周内自行缓解,然后症状完全消失。

但如果病情加重并在发作后不积极治疗,将会导致更频繁发作并可波及多个关节,发作可达3周或更久。反复发作可导致痛风加重且呈慢性发展,造成病变关节畸形。最后,由于尿酸盐结晶不断在关节和肌腱周围沉积造成损害以致关节活动逐步受限。

日常生活管理:

1.饮食

保持饮水量,避免摄入酒精、含糖饮料及动物性高嘌呤食品如动物内脏和海鲜。

饮食推荐

●大量饮水,每日2000m以上。

●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饮食禁忌

●限酒,特别是啤酒。

●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常见高嘌呤水平食物包括:动物内脏、猪肉、牛肉、羊肉、贝类、凤尾鱼、沙丁鱼、金枪鱼等。

●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

2.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体重及腰围、增加体育运动至中等水平,具体来说,痛风患者应遵循下述原则:

●保持体重,规律饮食和作息。

●规律运动,禁烟。

●停用可导致尿酸升高的药物。 

发布时间:2021-08-24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