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人群如何保持稳定血压,看看医生怎么说,不妨了解一下

血管堵塞,影响人体血液的流动速度,使身体各个器官缺氧、缺血,甚至还有可能导致心梗、脑梗的严重情况。

然而高血压属于慢性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对于现在的绝大多数人来说,高血压已经慢慢开始趋于年轻化。据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高达3亿,然而25-3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超过了20%。

其实可怕的不是高血压,而是血压的长期居高不下,更是脑梗、心梗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导火索”。医生:若想稳控血压,谨记:饭前三不做,饭后三不急,睡前三不宜!

早起三不做

1、不用力排便

由于早晨是大肠经最活跃的时间段,有很多人会选择在早上排便,但早晨用力排便会使腹压急速增大,从而引起血压上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2、不过量锻炼

晨练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养生方式,但早晨锻炼也是有讲究的,如果锻炼的方式不正确,就会发生危险。首先早上不宜空腹锻炼,尤其是剧烈运动,一旦超过身体承受力,心脏供氧不足,血管负荷,很可能引起中等风险的发生。

3、不猛的起床
我们的血压是有自然波动规律的,如果早晨起床过猛,我们的肌肉会骤然收缩,使血压忽然上升,所以早上醒来后,先躺2分钟休息一下,然后再慢慢地起来,避免由于起床过猛导致的血压升高。

饭后三不急

1、不急于洗澡

饭后血液会流向消化系统,马上洗澡的话,水的温度会影响血管的收缩和扩张,血流量会影响大脑和心脏的功能,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不急于睡觉

由于体内的血糖会在饭后升高,血液也会变得黏稠,大脑容易缺氧,使我们犯困。所以刚吃过饭不建议马上睡觉,不仅会影响到食物的消化,还会影响到血液功能,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可以适当运动,饭后半小时再进行休息。

3、不急于抽烟

俗话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但饭后的这段时间抽烟对身体的伤害要翻倍。据相关研究表明,饭后立即抽烟,心率每分钟会增加5-20次,并且吸烟会损害血管健康,加大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使血压升高,。

睡前三不宜

1、不宜生气

生气会增加身体毒素堆积,导致衰老加快,皮肤变差。睡前生气,不利于血压的稳定,造成血压波动较大。

2、不宜饮酒

很多人认为睡前喝点小酒,有助于睡眠,其实不然,睡前喝酒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影响肝脏的健康。而且,大量报告表明,长期大量饮酒与血压升高有独立的正相关。

3、不宜懒惰

有很多人晚上睡觉前,都没有刷牙的习惯,有研究表明,当口腔卫生下降时,人的血压也会随着升高,所以为了避免睡前血压波动,早晚都不能懒惰,更要积极的刷牙。

适量补充微量元素

云台冰菊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明显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在平时补充水元素的时候配合云台冰菊还可以帮助分解血管中杂质,其中含有我们身体所需的类黄酮、水苏碱、硒元素。

水苏碱在保护血管受损几率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效地保护血管;

类黄酮的修复作用可以提升细胞抵抗有害物质的能力;

硒元素既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还能减少血管受损几率;

坚持摄入,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概率。

坚持锻炼很关键

每天适当的体育锻炼,但切忌过度劳累或者很重的体力劳动,平时可以多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比如打打太极、保健操、散散步等。

建议每天锻炼3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在运动的过程中,切记不可太过剧烈。 

发布时间:2021-08-20 16:00